2009-05-31 09:18:21 来源:CIO 时代网
长期以来,电子政务整体绩效不佳是不争的事实。如何结合电子政务实践,进一步推进绩效评估,成为电子政务领域的焦点之一。前不久,在由北京大学、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主办的第五届数字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暨信息主管峰会上,有专家、学者针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此次论坛。
四个特性
ITGov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ITGov)主任孙强在发言中认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电子政务投资整体绩效不佳也是不争的事实; 而建设服务型政府对电子政务发展提出了新挑战和新任务。而且,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发展滞后于电子政务的发展。因为,我国的电子政务正从起步期进入发展期与成熟期,“政府上网工程”仅仅是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阶段,构建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新方向,成为当前电子政务发展的首要原则和目标。
在这样的电子政务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政府领导认识到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健全电子政务管理体制的切入点,是进行电子政务闭环管理的关键一环。部分省市开始探索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道路,但是,孙强介绍,这些探索多属于无序和自发的。而且,国家层面相关管理制度、标准滞后,使得在全国范围内很难开展全面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同时已有的评估方法不一致,也会导致评估结果的不一致,无法进行全国范围横向、纵向的比较。
在几类评估中,服务型政府视角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就是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评估目标的指导下,评价主体依照评价目标,通过设定评估体系和评估模型,运用特定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标准,按照严格的流程,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对电子政务全生命周期的过程和结果,政府机构绩效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性评判,同时分析未达到目标指标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服务型政府视角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有四个特征: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政府机构绩效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评估目标(建设服务型政府)为逻辑起点; 覆盖电子政务规划、建设与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综合电子政务建设与管理各项工作; 借鉴戴明循环思想,构建评估体系,形成不断改善的电子政务绩效管理机制,而不仅仅是指标体系的设定。
促进绩效改变
结合ITGov在北京、广州等地的实践,孙强将ITGov服务型政府视角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案例的特点总结为“一个聚焦,三个创新”。“一个聚焦”即聚焦在评估电子政务对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效率及效果的改进绩效上,引导电子政务向有利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民生福利、民主政治以及宜居城市的方向发展。通过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有效发挥了“指挥棒”的作用,强化了领导干部的绩效意识,实现了电子政务管理从事后结果管理向事中监督控制和事前预警并重的转变,进而构建了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个创新”即评估体系的创新、评估主体的组织创新和指标体系的创新。
关于评估体系创新方面,孙强强调整个评估过程不是“一次性”的项目,而是伴随着电子政务工作在全年动态展开的,在过程中进行监控和纠偏,实现对电子政务全过程的闭环管理和良性循环。评估体系。
评估主体的组织创新方面,建立多部门协同的绩效评估工作机构,即成立以信息办、编委办、发改委、财政、机关工委和监察部门六家单位共同组成的协调工作组,作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主体。
指标体系创新方面,破解了绩效评估难题,即各部门职能定位和业务性质的天然差异可能导致其绩效排名固定化,同时难以横向对比。通过创新指标体系构建思路,提出“三类三层”指标体系结合电子政务五个发展阶段的框架。
多元化评估
展望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发展方向,专家认为:
1. 构建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机制; 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研究探索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效能建设、政府绩效与电子政务绩效的关系。明确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在政府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保证政府绩效评估的经常化和制度化。
2. 建立多元化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制,同时,重视绩效的改善。多重评价体制包括政府机关的自我评价、上级评价、党的组织和权力机关的评价、专业机构评价、社会公众评价等,逐步实现官方评价与专业机构评价并重。这种考核和评价方式可通过专业机构,运用社会调查、民意测验等方法,动态征求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程度,最终以此作为对政府绩效评估的依据; 使得政府机关不仅对上级机关负责,更重要的是对人民负责,形成人民监督和上级监督相结合的绩效推动机制,建立让老百姓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3. 以参与度、使用度及满意度为核心,以支撑政府改革发展为目标,创新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提高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支撑度。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