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年里,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带动了中国经济的攀升,同时也涌现了BATJ这样一批伟大的互联网公司。如今互联网开始进入下半场的发展进程,而如何区分上下半场的概念,以及下半场中哪些领域将被催生重点发展,本文作者给出了详细解读。 文章来源: 浩哥说。原文如下:
从时代角度,过去20年属于互联网快马奔腾的年代。
我们如果回首看2007年全球市值最高的前10大公司,互联网相关的只有微软入榜。算半个互联网企业吧。其他霸主都是埃克森美孚、中国石油、通用电气、中国工商银行、俄罗斯天然气、AT&T等能源、银行、通讯领域的实业巨头。
10年后,就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再看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前10名,已变为了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Facebook等高达7家互联网企业上榜,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阿里巴巴和腾讯,市值都超过了4000亿美元。传统领域的巨头只剩下了美孚和强生,另一家上榜的公司是做保险和投资的伯克希尔·哈撒韦。
所以不论从世界还是中国来看,过去20年,互联网从量级上都取得了迁跃式发展。这时有人在2017年,提出了中国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的概念,我非常认同。那么怎么来区分互联网上半场和下半场?
我认为人口和流量红利消失,是中国互联网上半场跟下半场的分水岭。所以现在如果创业公司还想做纯PC互联网或者纯移动APP,很难出独角兽了。即使出独角兽也不是初创公司的产品。
正如2017年最火的创业产品是抖音,一个传统移动App。短短一年多时间DAU(日活用户)就达到了几千万。如果这是一个独立公司,肯定就是独角兽了,但抖音其实是今日头条出品的产品。有人说不还有互联网+么?互联网+都已经好几年了,衣、食、住、行早就被覆盖的差不多了。
我此前在《人工智能创业的6大核心问题》中跟大家聊过,传统互联网最大的价值,是解决信息不对称,并提供连接。但国内很多行业,信息不对称和连接并不是痛点。例如医疗、教育等传统领域,供需关系不平衡才是更为严重的问题。互联网提升了一部分效率,但没有根本的解决问题。这亟需互联网下半场的到来。
如何解决供需关系不平衡?核心只有提高生产效率。由此,我提出互联网下半场三个重要关键词:人工智能、企业服务和线上线下融合。特别在互联网下半场,线上流量枯竭会催生这三大领域高速发展。
人工智能
首先来看人工智能。我们拿滴滴打车举例,通过互联网的连接,解决了打车难的问题。但为什么打车价格降不下来?最根本的原因,一辆车还需要一位司机来开。现在中国劳动力成本呈上升趋势,那打车价格就不可能降下来。
如果有一天L4级自动驾驶实现了,就不再需要司机,价格至少降低2/3,所以自动驾驶是共享出行这个领域最大的弯道超车机会。滴滴在2017年拿了两轮近100亿美元的融资,重中之重应该把资源投入到自动驾驶相关的布局中。
AI也包括医疗领域的辅助医生看医疗影像,以及全世界最著名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这些都极大的提升了效率。
总结来说,人工智能将解决互联网在很多领域没有解决的问题,主要就是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改善供需关系,这在互联网下半场非常重要。
企业服务
第二个关键词就是企业服务。很多人会疑问,互联网下半场与企业服务间能有什么关联?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中国过去为什么2B业务一直落后于2C业务?
拿美国市场来看,做2B业务的公司与做2C业务的公司,即使谈不上各占半壁江山,但至少也有四六开。企业服务领域有很多像Oracle、SAP这样市值千亿美元的公司。而国内,从市值角度来讲,做2B业务的公司甚至连2C公司的十分之一都没有。这是为什么?
我认为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中国过去二十年经济的爆发式增长,带给2C市场巨大的人口和流量红利,无论是互联网、房地产还是金融,这应该是过去20年中国发展最快的三个行业了。在这种时代大机遇下,“野蛮成长”是最好的选择。企业没有时间,也没动力去做内功,“一快遮百丑”,“快”比什么都重要。 但是今天人口和流量红利消失了,获客也好、留存也好等各方面成本都上来了。同时过去很多企业一直在蒙眼狂奔,发展节奏一放缓,内部管理问题也开始涌现。
这时怎么办?就需要企业去做好管理,要做精细化运营,也就是开始比拼内功了。这些正是企业服务的价值。我们反观美国市场,经济一直很平稳,也没有那么大的人口红利,所以美国比中国更早的进入了比拼效率的时代,也就更早地催生了企业服务市场。
中国进入企业服务时代,除了因为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之外,还包括其他几个原因:
1. 国内人力成本越来越高。迅雷大概2007、2008年做校园招聘时,给应届生五六千元算很高了。2010年以后,互联网圈几乎都给到1万以上了。再加上五险一金,直接提高了企业40%的成本。所以现在很多情况是,与其自己雇人,还不如直接购买SaaS服务。
2. 现在企业的管理者们,越来越重视降低管理成本。大家都明白人多不是好事,直接拉高了管理成本。迅雷创业的前两年,我特怕老百度的同事问我你们公司多少人了,因为我说只有20人,我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现在可不一样了,如果一个公司2年就招了200人,很多人的第一个反应是你们公司是干嘛的,需要那么多人么?有经验的管理者们希望借助企业服务,将一些非核心又比较标准化的业务尽量外包出去。这其实比较符合现代企业精神。大家都以WhatsApp为榜样 ——50人做出190亿美金的公司!
3. 企业信息化程度在逐渐完善。说白了,以前信息化程度很低的时候,什么数据都没有,我想借用外部服务来做精细化运营也做不了什么。现在随着IT技术的发展,企业各方面的数据越来越全,所以很多外在的工具都能派得上用场。数据的丰富,为企业服务提供了土壤。
4. 企业服务呈现移动互联网化趋势。以前很多传统企业的老板,都不会操作PC电脑,你让他去买单一个企业服务,他完全弄不懂也就不会买。现在即使再传统的企业老板也会用手机。他们用手机APP查看企业的经营状况,非常直观方便。这个是移动互联网为企业服务带来的另一个发展契机。
所以综合以上多方面原因,国内企业服务时代已经到来。
线上线下融合
互联网下半场另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线上线下融合。我们拿滴滴打车和摩拜单车来举例,一个是共享汽车,一个是共享自行车,两个都是O2O,但实际在业务模式上却有很大的区别。
因为滴滴打车是Online To Offline。大家要先下载APP,然后再体验叫车出行服务。摩拜单车却是反过来,大部分人先在街上看到了自行车,然后再扫码下载注册APP。所以摩拜单车其实是Offline To Online。
滴滴诞生于移动互联网红利最大的2012年,那时流量一定是从线上往线下引。到了摩拜单车出现的2016年,无线互联网的流量红利已近尾声,或者说线上获客成本太高了,所以才出现了从线下到线上的反流。
线上线下流量反流,可以看作是互联网下半场开启的一个标志。包括新零售,也是典型的通过线上线下融合,让线下流量反哺线上。
拿亚马逊举例,为什么要花137亿美金收购Whole Foods(全食超市)?因为以前在亚马逊网站上没法儿卖生鲜。有了Whole Foods几百家线下门店的支持,现在客户在亚马逊上下单后,基本上3个小时就能送到家。这为亚马逊拓展了广阔的线下客群。
同时亚马逊现在还开有实体书店,我去年在硅谷时去转了转,这实体书店挺有意思,有几个特点:
1.首先书店摆放什么书,都是经过大数据研究过的。亚马逊会认真研究这个居住区域的人,过去都在线上买了什么书,开实体店时也会放类似的书籍。举个例子,在硅谷多卖一些科技创新的书,而纽约多卖一些金融相关的书。
2.在实体店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每本书都会打出在亚马逊网站上的评分。下面还有两行字,就是在亚马逊上这本书最火的一条评价。我发现这点对于读者来讲价值极大。
3.如果你觉得这本书挺好的话,无需到收银那里结算,直接用亚马逊的APP扫那本书的封面就可以购买,非常快捷方便。
大家过去总觉得亚马逊一定是电商,其实他们早已将触角深入到了线下。包括亚马逊去年推出了Amazon Go无人便利店,都是在尝试线上线下融合。
类似的,国内有阿里的盒马鲜生、京东的7Fresh、永辉的超级物种,我都有实地去考察体验,这些都是线上线下互相倒流 ——线下购物推荐你使用APP结算,同时住在3公里以内的用户可以通过APP直接下单送上门。我听说他们还有一个KPI,就是线上的订单量不能低于线下的,所以很明显,大家都希望把线下的用户导到线上,这很自然,全是线下的话这和其他的实体超市没有本质的区别。
整体来讲,因为涉及到线下,这个模式还是挺重的。首先店面租金就不便宜,还要雇佣很多服务员,还得囤货,卖生鲜还要有复杂的供应链等等。
但即使线下这么重的生意,为什么阿里、腾讯、京东还要进?事实上,阿里不仅推出了盒马鲜生,他们还联手了百联,又入股高鑫零售,成了大润发及欧尚的幕后老板;而腾讯京东则入股永辉。
核心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因为线上的流量已经不足以支持他们这么庞大体量的增长了(腾讯阿里虽然从财报上看每年的收入还有50-60%的增长,但那更多是因为商业化程度的提高,而非用户群和流量的增长)。如果线上的流量还是以每年30%或者更多的成长,阿里、京东这些电商巨头才不会碰线下呢——线上赚钱多容易,线下太苦了!
One More Thing…
最后,我想跟大家聊一个2017年特别火的话题。当然我一说这话,大家肯定觉得我要聊区块链,其实不是。今天想聊的都是跟互联网下半场相关的事情。这个话题是什么?微信小程序。
以前2C端的获客基本通过两种途径——APP和微信服务号。前者太重,用户还得下载,后者基于H5开发,体验不好。小程序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微信扫一下就能用,体验接近原生,而且一套代码通吃安卓和iOS两端。
但以上这些优点还不是小程序最核心的。更重要的是微信带给小程序的入口支持。腾讯对小程序的定位我认为在过去发生了变化。小程序刚出来的时候针对的都是线下场景,比如到餐厅点个餐什么的,但现在定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微信群里面,你可以把小程序的链接丢进去,在公众号中也可以拉起小程序。而且微信的最新版本,往下一拉界面,上面直接有四个最近使用过的小程序入口。而且现在小程序也能弹Push了(通过“服务通知”)。这些都是巨大的入口支持。未来也许有一天朋友圈也支持小程序了,甚至微信哪天给小程序一个一级菜单也说不好。
但是,这些入口方面的支持仍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社交关系的支持!大家有没有关注一个特别火的小程序叫头脑王者,其实就是一个很小的智力型游戏,能够跟其他人相互比拼答题。
因为能够一键丢到群里分享,所以有很强的社交传播力,而且游戏里面你还能看到这个群其他朋友的排名。当然,目前这个社交关系的开放还比较初级,如果好友列表能够像Facebook一样开放,那价值就更大了。我认为这只是时间问题,腾讯毕竟越来越开放了。
说了半天,小程序和互联网下半场有什么关系?有关系!我认为小程序就是互联网下半场的新一波流量红利,而且是社交流量红利。社交流量是最低成本,而且具有最大爆发力的流量,大家一定要利用好。特别是现在小程序还处于早期,开放平台的早期红利特别明显,后期会慢慢减弱(例如你现在想开自媒体,肯定去头条号,而不是新浪微博)。
微信已经是超级入口了,小程序的生态一旦起来,这就是操作系统了。所以虽然现在腾讯的股票已经很贵了,但我认为仍然有上涨空间。当然,这纯属个人意见,不代表投资建议…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houli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